编者按赢盈配资
在资本市场中,行业板块的动态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近期,创新药、CPO概念(算力)与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板块热度居高不下,创新“赛道”备受市场关注。创新药关乎人类健康与医疗进步,在政策扶持、技术突破下蓬勃发展,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将通过差异化创新和国际化布局打开成长天花板;受益于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及技术迭代加速,CPO概念板块下半年将维持高景气度;人工智能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技术的深度应用推动相关企业商业化发展,盈利整体增加。本期《资本市场》聚焦创新行业,以期为市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创新药成为A股与港股市场上耀眼的板块。今年以来,医药类基金收益率平均超过35%,有的甚至超过100%,港股市场上有创新药股涨幅超过150%。业内人士表示,创新药的政策面和上市公司基本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创新药板块正处于“政策红利释放+业绩兑现”叠加期,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将通过差异化创新和国际化布局打开成长天花板。
01
政策面和公司基本面发生变化
“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医药板块连续多年走弱。今年以来,行业政策面与上市公司基本面发生积极变化,叠加板块反弹带来显著的赚钱效应,使得医药板块表现强势。”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向中国经济时报表示,医药股行情由创新药主导,主要是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及全球化等共振的结果。政策全链条支持“真创新”,新药审批明显提速。同时得益于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制药临床转化加速,局部甚至出现从“跟随”到“领跑”的转变。创新药全球化步伐也在加快,商业端对外交易规模与模式升级明显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钟辉勇向中国经济时报表示,今年以来,创新药的政策面和上市公司基本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新药上市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研发投入转化为商业回报的周期。政策层面支持本土药企“走出去”赢盈配资,参与全球竞争,为创新药打开了中国以外的广阔市场。创新药“出海”不仅推动国内药企按国际高标准开展研发与临床工作,提升了创新的“含金量”,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今年以来,创新药行业迎来政策东风,多部门密集出台政策,形成了‘研发—审批—支付—市场’全链条支持体系,核心变化体现在研发端提速、费用端扩容和国际化发力三方面。”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向中国经济时报表示,在研发上,药监局通过“提前介入+研审联动”机制,将创新药审批周期大幅缩短,并优先支持全球同步研发、罕见病药物等项目,直接降低企业研发试错成本。在费用上,医保局首次设立“商保创新药目录”,将超医保保障范围的高价创新药纳入多层次支付体系,搭配drg/dip除外支付政策,破解“进院难”“支付难”瓶颈。在市场上,政策鼓励企业借助“一带一路”平台拓展海外市场,简化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审批流程,助力国产创新药加速“出海”。
02
医药龙头企业的利好接连传来
“医药板块上涨离不开资金的刺激,尤其是在板块估值回升及阶段资金风险偏好提升下,机构配置意愿增强,给板块带来提振。”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向中国经济时报表示,中国药企在研发领域的持续突破,以及出海案例的不断增多,不仅使其竞争力稳步提升,也为整个行业注入了强劲活力。
医药龙头企业的利好接连传来。恒瑞医药7月28日宣布与葛兰素史克达成大额授权协议,首付款5亿美元,后续里程碑付款的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石药集团在与阿斯利康订立最高超53亿美元的战略研发合作协议之后,又与生物制药公司madrigal订立最高20.75亿美元的独家授权协议。药明康德近日交出“史上最强”半年报,上半年盈利85.61亿元,同比增长101.92%。
田利辉认为,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公司业绩表现亮眼,背后逻辑可归纳为差异化创新、技术壁垒构建和国际化布局“三大驱动力”。恒瑞医药的核心产品持续拓展适应证,叠加医保覆盖,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显著增长。药明康德凭借研发外包能力,受益于跨国药企研发外溢,上半年订单同比增长超30%。当前,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普遍超20%,聚焦first-in-Class(首创)和Best-in-Class(最优)项目。药明康德海外收入占比超40%,恒瑞医药在欧美市场启动多款创新药Ⅲ期临床,验证了“全球研发+本土转化”的可行性。
他认为,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公司取得的成果,对医药行业有三大借鉴意义。一是聚焦临床价值,企业需避开同质化竞争,瞄准肿瘤、罕见病等高未满足需求领域。二是强化技术护城河,通过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源头创新建立长期竞争优势。三是多元化支付探索,主动对接商保、医疗互助等渠道,拓展药品可及性。
03
需警惕交易拥挤引发技术回调
谈及创新药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钟辉勇认为,未来创新药上市公司的竞争将越来越集中在具有真正临床价值的同类更优和同类首创药物上,“出海”也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评价一家创新药公司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越来越多地看其产品能否登陆国际主流市场。
田利辉指出,当前创新药板块处于“政策红利释放+业绩兑现”叠加期,投资逻辑可从长期发展确定性、短期波动风险和未来增长方向三个维度把握。长期来看,政策明确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医保目录的持续扩容与商保目录试点的推进,共同为创新药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外资加仓信号强烈,反映出全球资本对中国创新药的信心。但他提醒,需警惕交易拥挤引发的技术性回调,以及部分细分领域估值泡沫化风险。要更多考虑管线质量高、海外收入增长快和现金流健康的企业。未来应重点关注医保放量主线、国际化突破和技术迭代红利。
“总体上,创新药行业正从政策驱动向价值兑现转型,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将通过差异化创新和国际化布局打开成长天花板。投资者需动态跟踪政策落地进度、临床试验进展及海外商业化等,把握中长期结构性机遇。”田利辉说。
郭一鸣表示赢盈配资,需警惕估值风险,部分个股因短期涨幅过大可能存在回调压力;同时,研发失败率高、靶点同质化竞争等行业问题,叠加医保谈判压价、集采扩围等政策因素,可能压缩企业利润并影响估值水平。
九龙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